猫身上怎么会长寄生虫?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概念,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可能携带寄生虫,并且这些寄生虫都有机会传染给人! 就拿我家那只英短蓝猫为例(未驱虫前),体内外都查出了好几种寄生虫。 体外虫子有跳蚤和耳螨,这个是常见的寄生虫,容易识别,也容易清除。 关键就在体内寄生虫,肠道内发现了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异尖线虫,也叫做海兽胃线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异尖科的成员。
异尖线虫是海生动物(海洋鱼类、海洋哺乳类以及海洋鸟类的消化道中均有其踪迹)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海洋鱼类、海洋哺乳类和海洋鸟类等动物的胃肠道内。它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蛔目的寄生虫一样,喜欢各种钻,当它在胃肠道里四处游走时,可能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面并在此处繁殖,此时临床表现可以从较轻微的身体代谢紊乱到较严重的消化道功能失常,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有。如果寄生虫在胃肠道内死亡、虫体被消化液分解,可能产生毒素引起急性中毒症状,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等症状。 为了验证异尖线虫是否真的会在人体胃肠道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我们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从市场上买回新鲜的蛤蜊,分别把贝壳打开,取出软体部,放入盛有清水的碗里,让其在自然状态下幼虫孵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种类的贝类幼虫发育所需的时间不一样,比如太平洋贻贝的幼虫在孵化后的24h就可以找到吸盘,而牡蛎的幼虫要在5天后才会出现吸盘;另外,同一品种的贝类幼虫的发育速度也有差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把刚买的贝类浸泡在淡盐水中30分钟以上的原因,目的是杀灭在贝类体表附着的寄生虫)。2小时后,我们发现部分幼虫已钻入软体部的皱褶里,48小时后,大部分幼虫已经在硬壳内以成虫形态存活下来(如图1所示)。 既然能直接观察到异尖线虫在动物胃肠道里的发育情况,那清除起来就比较简单了。我们给猫咪口服阿苯达唑片剂,每天一次,每次1片,连用7天,然后检测粪便,发现虫体消失,说明驱虫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