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要一直驱虫吗?
要看具体情况,一般幼犬三个月大的时候应该体内驱虫了~ (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回答) 但是!如果三个月的狗狗本来应该体内有虫,却没有及时做体内驱虫,那么等到主人发现它身上有虫的时候,虫子已经在了胃肠道里面发育成较大的成虫了。这时候再投药杀虫就晚了………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我就遇到过。所以并不是像楼上说的,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个月一次。应该是根据情况而定! 比如我的狗,一直养在室内,没有出过门,也没有吃过生骨肉/没熟的骨头等可能含有寄生虫的食物的话,可以每3个月或者半年吃一次驱虫药;如果狗狗平时喜欢玩泥土、啃咬骨头等,建议每个月一次驱虫。 不过,如果是成年犬,又没有以上不良习惯,并且体内外都已经定期驱虫的话,是可以考虑每三月一次驱虫的。
但是驱虫药的剂量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投放,不要觉得半粒没关系,或者怕药效不够,投毒过量。这样都会对狗狗造成很大的伤害。 体外驱虫同样很重要,狗狗经常用爪子去挠脸或者耳朵,把一些虫子抓出来吃掉,很容易把虫子送到嘴里。而且体表的一些虫类,也是有可能从伤口处侵入体内的。所以每个季节,都要记得给狗狗驱虫哦~
先说结论,要。驱虫贯穿狗狗的一生,而不是只在幼年期做。通常体外驱虫每月一次,而体内驱虫每三个月一次。
体外害虫主要是虱子、蜱虫、蚊子、跳蚤等,这些害虫可能会携带来自外界环境的各类病菌,并且会吸取狗狗体内物质造成营养流失,剧烈搔抓引起皮肤病变,甚至引发贫血。此外跳蚤还会寄生在人体上,会给主人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困扰。
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钩虫、滴虫、球虫和绦虫等(各地可能会略有差别)。它们通常隐藏在食物、水、排泄物中,通过食入感染,有的通过皮肤接触进入犬体内,然后在犬的胃肠道等器官内生长发育并大量繁殖。体内寄生虫会造成幼犬消化道疾病,长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停滞,引起体质下降和贫血,进而影响成年后的体重、毛发、繁殖力、抵抗力等。
有的铲屎官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家狗狗不外出应该不会感染寄生虫。其实,不外出的狗狗患寄生虫病的情况并不少见。跳蚤会通过交通工具或一些野生动物的介入进入你的家。在这些寄生虫滋生后,是很难根除的(即便狗狗不外出)。绦虫感染的常见原因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犬,会将虫卵随着粪便排出,污染犬周围的环境,或者接触该虫的犬在卧息、舐毛、梳洗过程中摄入感染性绦虫卵。此外,很多主人担心宠物医院的狗太多有传染病,选择自己带狗狗去驱虫。其实很多传染病都是由于没有去专业医院定期进行疫苗免疫产生的,所以建议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驱虫。